您的位置:安族网手机软件热门资讯 → 7人,120天,0收入:一支小镇游戏团队的“绝境求生”

7人,120天,0收入:一支小镇游戏团队的“绝境求生”

qsy345

2025-09-14 13:49:03

我要评论

距离年底只剩不到120天,年轻的游戏人小陆和他的团队“陆聚凝空”,正在进行一场现实中的“绝境求生”。

这群年轻人挤在成都乡镇、一个临时租的别墅里。可虽说是别墅,却完全没有那种悠闲轻松的气氛,相反,他们面对的是一份年底到期的租约、即将耗尽的资金,和一个必须在这之前实现的游戏梦。

陆聚凝空的临时工作室

他们没有稳定的收入,靠接外包、出租空房和省吃俭用勉强维持开发,每块屏幕后面都是一张绷紧的脸,每一次键盘敲下去,都像是跟时间抢来的。

小陆说,这几款正在开发的小游戏,几乎押上了他们全部的家当和希望。

“对我们来说,只要人还在就不算输。就算最后只是灰头土脸地结束我们也坦然接受,但现在,大家还不想就这么散掉。”小陆声音不高,但很坚决,“我们必须在这之前做出一点成绩来,要赢,赢过这场倒计时。”

他们并非不知外界寒冬几何,甚至自己也还卷在名为“生存”的漩涡里,只是在这样的困境下,依旧选择点燃一颗太阳,执意要看看光能照到哪里。


(团队的其中4名成员)

01

作为今年刚毕业,本科财务管理的小陆,本来的打算是去当个会计。

和很多喜欢游戏的年轻人一样,他不是正儿八经的游戏设计专业,很多策划知识也只能算略懂。

但出于对桌游纯粹的热忱,以及“想把它做成游戏”的念头,就在去年12月,临近毕业最忙乱的那段时间,他做了一个让身边人都意外的决定:要组建一支自己的游戏开发团队。

他开始在互联网上四处找人,B站、贴吧、论坛……凡是有意向合作的人,他都去留言、发私信。

回忆当时,小陆自己都觉得“挺梦幻的”。他记得最清楚的一个数字:2703——是B站视频《怎么做独立游戏》下面的评论数,也是他找到现在的主程序时私信的次数。


(当时众多私信的冰山一角)

“我一直相信事在人为,如果我只私聊1000个人就找到主程,只能说是运气好。”说到这里,小陆还挺兴奋的,“但只要我联系了全部2703条评论,我就一定能遇到他。这就是结果。我的主程真的就在那里等着我。”

凭着这股近乎执拗的信念,年龄最小、经验最浅的小陆,竟真的打动了一批资深从业者。

团队里还有一位美术成员,就是工作很多年、辞职自己做独立游戏的大前辈,见多识广的他也被小陆的热忱拉进了队伍。

十来个人的“陆聚凝空”,就这么跌跌撞撞地组建起来了。

起初,他们还不具备养活自己的能力,大家有的线下转线上,有的挤在简陋的三室一厅里同吃同住,生活的确不太如意,但谁也没有抱怨。

作为发起人,小陆也秉持着对每个人负责的态度,常常前后奔波,沟通协调。

他坦诚地告诉大家:“我们聚在一起创业不是干几个月就散伙,总得务实一点,从本土小项目做起,慢慢积累经验。”

在他看来,团队已经人员齐备,也有一定的动手能力,但问题在于当时刚认识不久且缺乏合作的默契。“虽说大家经验丰富,但一起做完整项目,还是头一回。”

于是,大家很快达成共识,要从更轻量、更容易上手的TapTap小游戏起步,边实战边生存。那段时间,所有人干劲十足,项目在热烈的气氛中迅速推进。

谁也没想到,仅仅一个月后,转机就来了——小陆突然在群里向大家宣布:他拉到投资了。

02

投资人很慷慨。对方不仅提供了一栋别墅作为办公和住宿场所,还带来了自己设想的原创项目,并包揽了一些杂务费用,团队仿佛一夜之间步入“正规军”行列,小陆也一度觉得曙光真的照进来了。


(大家的工作和生活环境)

相比于自己闭门造车,有一个现成的方案可供遵循让大家踏实了不少。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,投资人对游戏开发流程几乎一无所知,还喜欢频繁提出新需求,随意更改方向。

小陆苦笑着回忆道,对方最初拿出的方案是一款SLG,灵感来源于《率土之滨》,可随着各种“创意”不断加入,产品渐渐变成一个更像《中国式网游》的现代模拟游戏,和最初的设想完全不是一回事。

“我们不是没有提出疑问,那时候大家经常争论,有人意识到方向的偏差,认为不能随便改需求,也有人对方案有新的见解。”

现在回过头来看,小陆也觉得挺唏嘘的,“有一次印象很深刻,当时有人问我,‘不是说合作创业吗?怎么还是在给别人打工?’给我干沉默了。”

团队一度陷入两难。因对方资方的身份,他们只能是一边尝试沟通,一边努力实现那些不断变动的需求。“但我们真的很拼,原定半年的工期,三个月就做出了DEMO。”

小陆说,“这毕竟是团队首款尝试开发的游戏,对于我们来说,能跑通整个制作流程,体会从提出创意到落地的过程,也算是一种收获。”

游戏DEMO内的SLG玩法

他们心态还算乐观,但另一边,投资人在谈发行接连碰壁后,却逐渐失去了信心,后续的计划也随之搁浅。

甲方撤资了,这是一个可预见的结果,但还是让小陆和他的团队颇为措手不及,逐渐有了崩裂的迹象,一些成员开始流失。

更大的现实问题摆在眼前。投资人一走,当前居住的别墅还剩下半年租金5万元没人缴纳,大家手里都没了积蓄,可这又是一个难以复得的优惠价格,续租与否一下子成了关乎团队存续的关键选择。

因为不甘心就这样结束,小陆和剩下的人四处凑钱续租,有人东拼西凑向人借款,有人向家人开口,也有人默默接了些零散的外包。以最后半年为限,大家在心里默默与未来对赌。

只是回望这几个月的奋斗,一切似乎戛然成空,小陆还是会沉默片刻。

“不认,”他说,“还得坚持下去。”

03

撤资的事情给了他们不小的打击,但也正是这段经历,让小陆开始审视自身的问题。

在他看来,团队在早期属于爆炸式扩张,他以为是人越多越好,但实际上水平参差不齐,不论创意构思,还是玩法细节的争论,都会让大家感到迷茫。

“有时候不知道将要做的事情对不对,甚至不知道到底要做什么。开发过程中,针对各种大大小小的模块,都要经历原型测试、推翻重构甚至再次推翻的过程,而我们人员各抒己见,在探索的过程中也会跑偏。”

之所以能很快度过迷茫期,小陆将一部分贡献归功于几位“老将”的拍板速度,并表示他们的“效率和耐心属性都点满了”。

另一方面,他也意识到,团队亟需更清晰、更坚定的未来规划。“如果说钱不够用,勒紧裤腰带、吃几餐馒头咸菜其实都能熬,但我们在游戏类型和规划上没有成熟的认知,将那个本身就缺陷很多的方案做了出来,导致成品不够出色,也是让大家陷入恐慌的主要原因。”小陆说。

值得庆幸的是,他们逐渐学会扬长避短,年轻成员专注功能实现与玩法打磨,“老将们”则负责管理与方向决策,发挥了团队自身的最大优势。

更何况,“陆聚凝空”从最初近二十人逐渐减至七人,这在小陆看来,是挫折,也是一次筛选。“现在留下的,都是自愿吃苦的人。”他玩笑道。

进入今年5月,既是新的开始,也意味着他们正式踏入了与时间的赛跑。大家一致决定从微信小游戏入手,积累经验的同时也建立起稳定的收入来源。

经由一位美术成员牵线,他们结识了理念相合的小游戏发行方,接手了几个休闲项目,虽然还是在做别人的东西,但小陆觉得这一次起码走在了自己认可的道路上。

“和App游戏相比,小游戏内容更轻,体量更小,天花板确实有限。”小陆说,“但好处是,我们可以通过广告快速获客赚点快钱,比较适合现在紧缚的研发生活。”

目前团队紧锣密鼓地同时推进四款小游戏,其中《喵了个消》已进入上线前的最后准备阶段。

这是一款类连连看的二消产品,衍生玩法分别融合了收集、模拟经营与俄罗斯方块,依托广告获得收入。

其余三款则分别为奶茶店倒水游戏、类《羊了个羊》三消产品以及一个小游戏合集。

确定项目之后,就是周而复始的开发。小陆有个习惯,就是每隔一段时间把游戏拿来新旧对比,他说这样能看见进步的成果,“每周一个样”给了他莫大的鼓励。

而且在这个过程中,他也诞生了许多思考,比如看见了小团队的优势,尤其是在创意落地和灵活调整的方面,他们可以不断加入一些创新或者说潮流的元素,直到某一个新点子真正跑通。

“过程肯定没有想的那么顺利,关键在于,大家始终抱着一种沉淀的心态去做。”小陆强调。这种沉淀不仅体现在产品上,也关乎自身成长。

“不要指望一夜爆红,我们现在最缺的就是资金和经验,总要脚踏实地,不能眼高手低。”

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,他终于能更从容地谈起对未来的规划。眼下,团队将主要精力放在小游戏研发上,首先要靠这类项目活下去、挣到钱;其次,他们也未忘记组建时的初心,希望在TapTap上推出属于自己的独立游戏。

刚刚毕业不久的小陆一直保持着观察学习的习惯,他会仔细分析玩家对各类游戏的反馈,钻研Steam上热门作品的设计逻辑,同时也鼓励团队持续头脑风暴,捕捉那些灵光一现的创意。

目前他们对收纳、休闲类游戏特别感兴趣,只是限于现实条件和当前目标,还没能展开太多尝试。

这也足够说明,他的内心仍存着一丝谨慎,不敢设想太远的将来,也难免自问:如果实在是做不了怎么办?挺过今年,如果依然没有起色,会就此放弃、回家做一名会计吗?

小陆几乎没有犹豫。“不会。我们已经打算好了,哪怕到时候需要合租,或者一起住在附近,也会把这件事做下去,但可能不是全职了。”

04

破局之路,往往只能靠坚持。可当坚持迟迟不见回响,每一天都会变得格外漫长。

小陆对这样的现实体会尤深。他常调侃自己才半只脚刚踏进游戏圈,就被现实泼了一盆冷水,虽说没有经历过所谓的“游戏寒冬”,他却已经真切感受到了当下市场的严苛。

“因为我们自己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。在去找投资的过程中,我发现资方的耐心非常有限,他们更愿意投那些有规模和成绩的团队。像我们这样的,哪怕有好创意、好项目,也很难真正得到关注。”

他的困惑并非个例,在成都,他也结识了不少和他们一样的中小开发者,实际交流下来大家面临的困境都大差不差。小陆总结起来就是:市场竞争激烈、资源不够分、团队发展难,缺钱缺人更是不用提。

对绝大多数中小开发者来说,除非天生就含着金汤匙,否则一旦认真投入游戏开发,“活下去”就会成为必须面临的命题。

过去有不少团队都是这么熬过来的。《全网公敌》的研发创始人曾不惜卖房都要组建一个团队,却在游戏上线前就耗尽了资金;同样以成都为起点的COC单机跑团游戏《人格解体》,它的研发商喵法自然工作室,在游戏制作早期也经历过0薪酬开发。

只是这些故事最终迎来了成功,行业里的幸存者偏差,总让我们看见做游戏“坚持就是胜利”的一面,却忘了像小陆这样的求生挣扎才是大多数团队正在面临的现实。他们有执行力,有耐心,有毅力,有实力,也不缺少有经验的成员,唯独没有那个关键的机会。

眼下,“陆聚凝空”仍在寻找适合自己的路径。他们不去追逐缥缈的风口,而是静下心来打磨能做的、擅长的,并积极寻求与有经验的平台或投资人合作。对他们而言,每一步都需要走得更加审慎,但也更加坚定。

毕竟在这个时代,能够持续地做自己想做的游戏,本身就已经是一种胜利。

网友评论

加载更多

网名(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) 回复 [ ] 楼取消回复

本站推荐

换一个

鲁大师日韩免费版

了很多种有趣好玩的交友新方式 查看详情
火爆手游
  • 南瓜之旅

  • 机器人翻转

  • 骷髅哟西!

  • 萌趣庄园

  • 骑上我的野摩托

  • 火柴人秋千大师

  • 停车!停车!

  • 欧洲大卡车模拟器2

  • 高达联合行动